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,每个生命个体都是通过自身对外部世界的体验和发现,在发展自身的基础上,追求生命的意义。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,有着对外部世界和未来的向往,因此更加渴望追求生命的意义。当下的补习更多地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增长,而忽略了学生寻求生命意义的需求,因此更容易培养出一个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考试机器,而不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人。

真正的补习应该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中心,满足生命主体的需求,营造自由宽广的成长空间,激发生命个体的自主性。

1    教育的根基在于爱

剧中的儿子马飞从小就是老师眼中“脑子缺根弦”的问题孩子,连单膝下跪这事都不会,老师的数落对他是家常便饭。但是,爸爸马皓文面对这样的儿子,却满心欢喜,眼睛似乎都发着光,完完全全地从心底接纳并爱着儿子。他把儿子的事放在第一位,耐心地为儿子用足球制作地球仪,险些错过了接火炬的时间。这给了儿子马飞无比巨大的力量,让他可以坚强地在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嘲讽中成长。这种无条件的爱,恰恰是爸爸给孩子最好的补习。一切教育的根基在于爱,教育的出发点就是用爱打动孩子的生命。孩子也许说不出来,但一定可以敏锐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情感。当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时,过多的说教和指令反而会引发孩子的抵抗心理。当孩子感到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并爱着自己时,就会自然而然朝着父母期待的状态前进。

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·罗斯福从小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导致了瘸腿和参差不齐的牙齿。他觉得自己怎么那么不幸,几乎不与同学们交往,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时,也总是低头不语。有一年春天,他的父亲叫孩子们每人栽一棵树苗,并且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,就给谁买一件心爱的礼物。小罗斯福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,但看到兄妹们欢呼雀跃地提水浇树的身影,他却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死去。因此,浇过一两次水后,再也没去搭理它。几天后,他惊奇地发现他的那棵树苗比兄妹们的树苗更加嫩绿、有生机。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,送给小罗斯福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,并对他说:“看你载的树,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。”自此以后,小罗斯福不再那么忧郁,越来越乐观。一天晚上,他睡不着,皎洁的月光照在了他的床上,他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。于是,他想去看看自己的那颗小树。当他静悄悄地来到院子里时,令他惊讶的是,父亲正用勺子给自己的那棵树施肥。顿时,他明白了一切,原来自己的那颗树苗全是由父亲精心养育的,忍不住泪水直流。最后,他没有变成植物学家而是总统。

2    教育要满足孩子的生命需求

面对问题孩子,家长们往往都很焦虑、着急,给孩子精心挑选各种补习班,把孩子托付给补习班,认为补习老师可以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,排除家长的烦恼。当然,剧中的爸爸马皓文并不认为儿子无需补习,而是亲自给儿子补习,补习的内容也不是常规的那些知识。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,他已经灵敏地感觉到了孩子被繁重的学习任务试压得透不气来,虽然孩子对学习已经很厌倦,还是在被迫地学习。他看到了儿子的真实需求,为了解放儿子的心灵,白天和儿子一起做他喜欢做的事,哪怕犯了校规。孩子不会写作文,他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感受、体验。畅快地“玩”了之后,儿子对学习的态度有了转变,开始和爸爸探讨学习,让爸爸辅导自己,晚上还在自己的小床上哼着小曲看书。马飞和爸爸在一起开心、有活力的样子,真让我感动。这正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强调的“活”的教育,反对学生读死书,真正体现了对生命规律的尊重。只有保证了生命的质量,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。

有个小男孩很晚才学会阅读,在班级里的成绩也不是很突出,而且作业总是显得很脏乱,老师们觉得他是“朽木不可雕”了,同学们也常常嘲弄他,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“爱因斯坦”。12岁时,班上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,说他永远不能成材。然而,三四十年后,他提出的无边界设想的量子宇宙论,解决了困扰科学界几百年的难题。这个小男孩就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·威廉·霍金。(有没有惊到你?)原来,少年霍金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一天天变强,经常把家里的东西拆了又装,他的这项“娱乐活动”损坏了家里的不少物品,而父亲并没有责罚他,反而助他一臂之力,当他的数学和物理导师。后来,霍金就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。

父母要呵护孩子的好奇心,尊重孩子的爱好和情感。鲁迅和许广平仅唯一的孩子周海婴后来回忆父亲时,说鲁迅的教育是顺其自然的教育,父亲从不控制或者打击他,如果不是非常不能容忍,一般都尊重他所喜爱的东西。

  3    教育要真实

《银河补习班》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:“对不起啊,儿子,我是第一次做爸爸,我在学习做爸爸。”多么真实!父母也是人,会犯错,有情绪,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设置成一个权威的角色,要平等地和孩子交流。(老端着,不累吗?)同时,他教导儿子在作文中写自己的真实感受,鼓励儿子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,真实地面对人生。在那次决定他是否被开除的考试中,儿子马飞将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写在了作文中,最后几个老师给他打了满分,因此大获成功。

当父母真实地面对孩子,孩子也会真实地对待父母。剧中儿子马飞劝父亲不要申诉当年的冤案,以免影响这次的飞天大事,父子俩的这次对话以父亲的一句“我的教育是完完全全的失败”收场。最后,马飞成功着陆后,对父亲说:“对不起啊老爸,我也是第一次做儿子。”不得不说,父亲补的这一堂“真实做人”的人生课效果真是好。

但是,生活中往往充满了问题场景:当你眼看上班快迟到了,着急把他们送去学校,可他们还拖拖拉拉的时候;当你上了一天班,从学校把他们接回家后,还有一些家务活等着你,他们却吵着要你陪他们玩;当孩子们一回家就把家搞得凌乱不堪;当孩子们回到家就开始起冲突、吵闹、打架,我相信如果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我绝对会开吼,想要以气势和权威震住孩子。如果当时我们头脑清醒,那结局的场面也许是另一种画风。

当孩子的行为让父母感到烦恼时,父母只需要说出孩子的行为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以及自己的感受。向孩子展示真实的自己,让孩子知道父母也会沮丧、害怕和愤怒。当父母向孩子袒露心声时,不但不会引起孩子的轻视,反而会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。

美国第一位总统华盛顿小时候,砍掉了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。他父亲非常生气,到处询问是谁干的,并想狠揍一顿。当父亲问到华盛顿时,他哭了起来,并说“我砍了你的树!”没想到的是,父亲这时抱起华盛顿说:“我聪明的孩子,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,也不愿听你说谎。”

4    教育要培养孩子的思考力

问题孩子马飞被爸爸马皓文说成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。爸爸一直在鼓励儿子勤于思考、不要认输。人活着,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。“只要动脑子,就能做地球上的任何事。”这句话真地灵验了。

当父子在晚上失散后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暴雨,夜晚洪水中的人们拼命地跑,最后马飞一人被困在洪水里3天,马皓文不停地呼喊着儿子的名字,在撤离的最后时刻,他举起喇叭大声喊着儿子的名字,鼓励儿子动脑子利用周围事物求生,幸运的是,马飞听到了爸爸的声音,最后用木板、被单制成的一个木筏划到了岸边。孩子单单有知识还不够,还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生活的勇气。正是爸爸的教育为马飞的生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当马飞当上宇航员,在太空因为天线出故障与地球失去联系后,勇敢地出舱在3分钟之内氧气耗尽之前将天线复位,成功取得了与地球的联系,最后安全着陆。爸爸给儿子的这堂“思考”课真是从头补到尾。

剧中马飞的母亲相对是一个弱化的角色,她像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焦虑、平庸,这也就更加突出了马飞爸爸的特别。马飞之所以能够成功,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亲的教育。

最后,我想说,家里有了问题孩子不可怕,关键是父母是否能够“点石成金”,抓住问题的本质,从而为孩子补习,关注孩子本身的生命状态,成为孩子的向导和力量的源泉。